首页

校园女王调教

时间:2025-05-29 11:15:23 作者:静音训练、静音吃饭!这座军营为何要无声? 浏览量:28528

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

他们的营区

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居民生活

武警官兵

一直执行着“无声”的军令

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他们的声音不能超过80分贝

武警上海总队某中队

驻扎在上海利西路的弄堂里

营区与居民楼融为一体

为了不打扰周围居民的生活

这支部队没有起床号,没有口令

取而代之的是手势指令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介绍:

“如果早操下队列口令

声音会比较大

会影响到休息的居民

所以我们用无声口令来代替

我们早操训练时不能踏步

踏步会发出嗒嗒的声音”

不仅如此为了日常提醒大家注意音量

营区大厅、楼梯口等地

都放置了分贝仪

标准是80分贝

人们日常对话音量约是50至60分贝

但稍用力拍手

音量就超过80分贝

而战士们在军营里的所有行为

包括说话、走路、吃饭

都不能超过80分贝

因为场地有限

部队日常训练在30平米的楼顶进行

与附近居民楼的窗户仅5米之隔

正常的突刺训练是喊杀冲天的

可这里的战士们却

只张嘴不发声

中队指导员李昊昊说:

“一些新同志

刚下到单位时不适应

感觉被束缚了手脚

但是经过‘老带新’

他们慢慢形成了习惯和自觉”

这份“无声”的坚守

也赢得了附近居民的认可

从“入沪不入户”到“军营无声”

他们把先辈的精神延续至今

武警上海总队多支部队的前身

参加过解放上海战役

1949年5月27日

上海解放胜利后的第一个清晨

市民们打开家门

惊奇地发现马路边上

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刚下过大雨的街道湿寒漉漉

战士们怀抱枪支和衣而眠

坚决遵守“不入民宅”的纪律

上海战役的见证者回忆:

“我活了这么久

没见过这么讲纪律的”

76年前的先辈们把《入城守则和纪律》

挂在背包上向上海行进

76年后

驻守在弄堂里的武警官兵

也人手一份《军营无声八项守则》

把“入沪不入户”的精神

刻印在心中

从“入沪不入户”

到“军营无声”“军令无声”

变的是时间

不变的

是刻在人民解放军骨子里的纪律

体现了一支军队的优良品格

这种品格

在震天炮火中

也在寂静守护的万家灯火中

  监制丨刘一鸣

  主编丨张聪

  记者丨刘干 赵怡婷 关树声 郑张昀

  刘宇峰 万禹佳 李军学 赵乾

  (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视频画报|习近平主席拉美之行高光时刻

2月21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21日消息,春节以来,贵州省森林草原火灾卫星遥感监测热点数量大幅增加,一些地方接连发生森林火灾,防灭火形势趋于严峻。日前,国家森防指办公室紧急派出工作组赶赴贵州,协调指导火灾扑救。

国务院安委办印发通知 部署学好用好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

院士之乡》一书中详细记录了多位西南联大教授在龙泉安贫乐道的生活。比如中文系教授闻一多,他与妻子高孝贞带着三子二女及老保姆,从1941年开始在龙泉镇司家营村居住了近三年。这也是他在昆明住得最久的一处地方。

第16届长沙建博会开幕 塑造全产业链发展新生态

当前,重庆东站枢纽新城核心区的设计、施工、招商等工作正有序展开。其中,首期开发体量18.8万平方米,将一体化打造站房、风情商业街区、文化会展中心和星级酒店集群等业态。未来,重庆东站还将逐步布局文旅消费、健康服务、国际贸易、总部经济、科技创新等优质产业。

我国建成世界最大天气雷达观测网

一直以来,埃贝尔萨奇村是中国维和医疗分队固定的义诊点之一。 每一次义诊对医生和病人来说都不容易,村民们大多只会说阿拉伯语,所以他们要先向分队翻译描述自己的病情,然后由翻译转达给医生,最后由医生对症下药。但是每次进行义诊时,不少村民都会向医生说着“你好”“谢谢你”来表达感激之情。

一季度广东外贸进出口突破2万亿元 创历史同期新高

“其中,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在8起案件中适用了惩罚性赔偿,切实体现对重点领域、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不断促进国家重点产业发展,大力保护科技创新的司法导向。”林广海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